首页

优美之家足网

时间:2025-05-29 16:35:00 作者:5月我国气温偏高 降水总体略偏多但分布不均 浏览量:34946

  中新网5月29日电 中国气象局29日上午举行6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5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贾小龙介绍,5月(截至5月27日),我国气温偏高,降水总体略偏多但分布不均。今年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华中、西北等地;陕甘宁晋豫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有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和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气温偏高。全国平均气温17.1℃,较常年同期偏高0.9℃。除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西南地区中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2℃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中中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甘肃西部、陕西南部等地偏高2~4℃。河南、陕西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四川、湖北等地有28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春季历史极值。

  二是南方出现多次较强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6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8%。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大部、华东中部、华南中西部、西南地区西部和东南部及内蒙古西部、西藏大部等地降水偏多2成至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2~9成。北京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西藏为次多。河北、北京、内蒙古、贵州等地有5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值,其中贵州息烽(169.0毫米)、河北怀安(84.4毫米)突破历史极值。月内,我国共发生5次较强区域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南方,较常年同期(4.7次)略偏多。

  三是陕甘宁晋豫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受多轮降水过程影响,南方大部气象干旱基本缓解,但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宁夏南部等地干旱持续发展。近期,北方旱区大部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干旱出现缓和。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等地为重旱,局地特旱。旱情对农业及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是首次高温过程影响我国。5月19-21日,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其中河南林州(43.2℃)、河北峰峰(43℃)、沙河(42.9℃)等21个国家站出现了极端高温。河南中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出现干热风,干旱、高温、干热风叠加影响小麦灌浆。

  五是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和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月内,全国共出现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3次为强风雹型,主要影响华北和东北地区;4次沙尘天气影响我国,比2000年至2024年历史同期(2.7次)偏多,其中5月8-9日过程达强沙尘暴级别。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海一地燃气泄漏引发大火?男子拼接视频、散布谣言被处罚

奥运冠军、本次活动导师丁宁是全场的焦点。在观赛之余,她也不时和两国青少年练球互动、提供指导。“体育从来不仅关乎比赛的胜负,更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力量。希望两国青少年球员能建立深厚的友谊,在分享彼此文化的同时,感受不同背景下的活力与乐趣,携手成长和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巴西举行

肖千认为,中澳经贸合作优势互补,极大促进了澳矿业、农业、旅游等领域的繁荣发展,为澳平稳渡过多次全球或地区性经济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市第七届残运会开幕式精彩上演 残奥冠军“点燃”火炬塔

卞志刚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同时,月面展示国旗所用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智能移动相机等新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领域。

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人参展区引民众参观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告诉记者,中国农历计时方法约有三千多年历史,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先民根据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经过时间检验适用于中国生产生活的、带有浓厚中国特点的历法。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全线23座隧道全部贯通

蒲淳表示,面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针对行业发展突出问题,急需自觉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问题导向,以质量认证公信力为抓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相适配的质量认证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董泽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